Sorry, your browser cannot access this site
This page requires browser support (enable) JavaScript
Learn more >

尝试过写了些 Hello World,对各大平台的 App 开发有了点毛皮上的认识,我就想来吹吹水,谈谈我的感受了。

学校有开 Android、iOS 的课程,我自己则从小就接触过 C# 的开发,加上自己看了一下视频了解了 Objective-C 的一些基本用法之后自己试着写了个 macOS 的 App,也算是各个平台都碰了一下了。

我的感受就是,App 开发重要在对 App 本身功能的构思以及 MVC 的应用。Android 和 iOS 以及 macOS 的 App ,均以 MVC 的方式构建的。界面跟控制器分离,然后再配合模型层的这种架构,使得一些重复度很高的代码可以高度重用并形成框架,平台的工程师已经做了这些事了。利用这些工程师们写好的框架,其他开发者能够很容易上手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平台的 App 开发(例如 C / Objective-C,这种十分原始的语言)。关于界面渲染的 API 和常用的数据结构的算法,工程师们已经整合好了,所需的就是把大部分关注点转移到业务逻辑上去。

还有一个就是,我对“懂一门语言,入门其他语言就很容易”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说实话,到了现在我已经接触过能够使用的语言有 C、C#、Java、Javascript、Objective-C。每一门语言我都能使用其写出一段纯逻辑的代码。即便碰到不懂的语言,花一个下午看看入门视频,把语法和变量类型掌握到手,我就能开始使用这门语言写程序了。原因在于,每一门语言最最基础的就是语法和变量类型。

使用一门语言开发其实就是使用一门语言及基于这门语言发展而来的函数库和框架来开发。用其实现一个企业级 Web 应用或者界面友好的本地 App ,里面需要的代码都是很多的。但如果要分析代码的使用,可以发现占比最多的,并不是应用的业务逻辑代码。不用任何框架来说,一个企业级 Web 应用,占比最多的代码可能是关于数据库访问的管理、 HTTP 请求处理和 HTML 页面的渲染;一个界面友好的本地 App ,占比最多的代码大概就是关于渲染界面、处理用户界面逻辑、文件处理以及网络处理的代码。这些占比最多的代码,即便是写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处理数据库访问、 HTTP 请求、 HTML渲染、界面渲染、界面互动逻辑、文件处理以及网络连接管理。所以之后才有了那么多框架 Hibernate、Servlet、Free Marker、JavaFX、以及一些针对某类型文件的函数库和针对网络连接管理的框架。

因为有了这些框架, App 开发者才可以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处理而无需过多关注其他方面的细节(不敢说不能关注,因为知道其实现原理对开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框架多起来了就需要查询 API 文档了。开发这些 App 都有固定的模式,逻辑已经到手了,接下来就只剩下怎么把代码都串起来。有点像组装一台机器, API 文档就是一本说明了这个平台提供的代码碎片(想像成零件, CPU 啊电源啊内存啊显卡啊……)有什么用处的手册,而开发者则只需要按需把这些代码碎片按照恰当的方式(你的业务逻辑,可以想象成蓝图,例如我要组一台可以全高玩孤岛危机的电脑)拼接成一个应用(想像成实际的电脑主机,但显然电脑主机组装简单多了……)。有了这些框架,就像组装一台主机不需要你自己焊接一块主板甚至自己蚀刻硅片做芯片。

总的来说就是,各个不同平台的 App 开发其实就是用相同的逻辑在不同的语言上使用不同的框架来组装一个应用。

评论